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,历经贵州大学堂、省立贵州大学、国立贵州农工学院、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,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。1951年11月,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“贵州大学”校名。1997年8月,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。2004年8月,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。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,先后成为国家“211工程”大学,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教育部、贵州省人民政府“部省合建”高校;是首批“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”、首届“全国文明校园”和教育部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单位。
学校占地面积4637.61亩,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.26亩,图书馆藏书总量384万余册,电子图书374万余册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涵盖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。下设40个学院,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.4万余人,研究生1.3万余人。现有在职职工4200余人,其中专任教师2700余人,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6.11%。
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、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、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、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;ESI全球前1%学科6个;“双万计划”一流专业总数84个,其中国家级52个;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、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、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、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。
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22人次、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41人次;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;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5人、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”10人;贵州省省管专家Ⅰ类人才21人、Ⅱ类人才64人。“青年英才”7人、一流学科特区人才207人、“溪山学者”特聘教授1人。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名录1人;入选Elsevier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榜单3人。
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,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0个,省级科研平台56个;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;国家级教学平台30个和教学团队2个、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2人;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2人和教学团队2个、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;省级教学团队11个和教学名师44人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14人和教学团队14个、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;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。
学校紧紧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主战略和“四区一高地”主定位,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,坚定不移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,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大力量。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,农学院党委获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;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连续四届获教育部省属高校典型案例。
学校是浙江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。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,与贵州省9个市(州)高校开展对口合作。同时,与茅台集团、大北农集团、国家天文台、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、磷化集团、中烟贵州分公司、贵阳农投集团、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。实施贵州省“三区科技人才支持”“科技特派员行动”“博士村长”“111博士工程”“教授、博士进企业”等行动计划,深化校地、校企合作,提升合作层次,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(州)各区县。
学校坚持开放办学,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,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、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,拥有国家级“111”引智基地2个;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、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,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、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,分别与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。此外,学校在SEAMEO(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)、AUN(东盟大学联盟)、EPU(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)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2008年以来,学校连续14年主、承、协办了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系列活动。
学校秉承“兴学育人”办学宗旨和“明德至善、博学笃行”校训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“双一流”高水平大学建设,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,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。
(更新日期:2022年1月)
本科
|
商科方向
|
|
人文方向
|
|
|
艺术方向
|
|
|
理工方向
|
|
|
硕士
|
商科方向
|
|
人文方向
|
|
|
艺术方向
|
|
|
理工方向
|
|
注:以上仅列出可申请CCN奖学金的专业,欲申请其他专业请咨询本办事处工作人员。
年龄要求
|
本科:18-35岁(自费生、奖学金生),不接受未满18周岁申请
|
---|---|
硕士:18-35岁(自费生、奖学金生),不接受未满18周岁申请
|
|
国籍要求
|
申请人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,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,应持有效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以上,且最近4年期间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。(4-4-2 Model)
|
成绩要求
|
本科:高中成绩65%,预科成绩以Offer为准
|
硕士:本科成绩65%,预科成绩以Offer为准
|
|
材料要求
|
申请均线上完成,无需邮寄纸质材料。必要时,申请人有义务和责任配合我方要求提供下方未列出的其它材料:
● CCN申请表
● 头像照片
● 护照副本
● 高中毕业证书
● 高中阶段成绩单、文凭
● 个人陈述(自传)
● 教师推荐信
● 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
● 无犯罪记录证书
● 疫苗接种证书
● 在华监护人身份证明及担保书(未成年申请者)
● 经济能力证明及担保书(2万人民币存款)
|
其它考核
|
● 入学笔试:无
● 入学面试:无
|
注:如有变动,以最新公布标准为准。
报名费
|
CCN学生豁免
|
注册费
|
500 元
|
学费
|
汉语授课本科:
● 商科方向:14,000 元/每学年
● 人文方向:14,000 元/每学年
● 艺术方向:21,000 元/每学年
● 理工方向:17,000 元/每学年 |
汉语授课硕士:
● 商科方向:18,000 元/每学年
● 人文方向:18,000 元/每学年
● 艺术方向:27,000 元/每学年
● 理工方向:20,000 元/每学年 |
|
住宿费
|
留学生公寓双人间:800 元/人/月
留学生公寓三人间:500 元/人/月
留学生公寓三人间:350 元/人/月
|
保险费*
|
800 元/学年
|
体检费*
|
400 元/次
|
居留许可*
|
800 元/学年
|
生活费*
|
800 元/月(因人而异)
|
注:保险费、体检费、居留许可费用非由大学收取,分别支付给保险公司、检验检疫局、出入境管理局。生活费仅供参考。
中国机会奖学金(China Opportunity. Scholarship, COS)由CCN秘书处与成员大学设立,面向CCN预科毕业生开放,以用于资助优异学生继续在成员大学内深造,紧抓 “中国机会”。
本科或硕士
|
奖学金等级
|
奖学金待遇
|
奖学金年限
|
---|---|---|---|
本科
|
A1等级
|
100% Tuition Fee
|
正常学制内
|
A3*等级
|
Accommodation
|
正常学制内
|
|
A3等级
|
50% Tuition Fee
|
第一学年
|
|
硕士
|
A1等级
|
100% Tuition Fee
|
正常学制内
|
A3*等级
|
Accommodation
|
正常学制内
|
|
A3等级
|
50% Tuition Fee
|
第一学年
|
NOTES: